地點:郭常喜藝術兵器文物館
開放時間:早上 9:00 ~ 12:00;下午 13:30 ~ 18:00
地址:高雄縣茄萣鄉民生路226號
門票:全票50元、半票30元
郭常喜藝術兵器文物館位在興達港情人碼頭附近
趁著來茄萣的機會,順路過來參觀
博物館外觀是透天厝民宅,一進來卻別有洞天
兵器博物館一樓是特展區
當期是日本武士刀特展
玻璃展示櫃裡
是各種造型的長短武士刀
每把都像是日本動畫裡面的帥氣兵器
武士鎧甲
「原住民刀具區」
展示著台灣原住民生活上所使用的刀具
排灣族、魯凱族刀具
美麗的讓人印象深刻
刀鞘上雕刻各種精美圖案,其中以百步蛇圖騰最為常見
泰雅族刀具
刀身為細長彎刀造型,刀鞘以銅線編織固定
上面這把是泰雅族獵首刀
看起來殺氣騰騰
原住民早年有獵首的習俗,通過獵首試煉男孩才算成為男人
原住民日常生活文物
參觀完一樓
繼續沿著動線上到二樓參觀
二樓是常設展
展示著中國歷代的刀劍
從春秋戰國到民國年代,都有相關刀劍收藏
秦代刀劍
國威鼎盛的朝代
自兵馬俑出土後,證實秦代兵器工藝水準之高
當代刀劍外形就像漫畫中的神兵利器
漢代刀劍
因應騎兵盛行,而發展出單邊開鋒強度高的環首刀
樹立起漢代至隋唐千年製刀典範
唐代刀劍
到了唐代環首刀扔被廣泛的使用
刀劍裝飾開始轉為精美華麗
宋代刀劍
宋代爭戰不休,國勢積弱人民為求自保
刀劍發展成厚背薄刃、近戰可砍可刺的宋代手刀
魚腸劍
春秋時代歐冶子所鑄的中國名劍
由於體積細小,其刃鋒利可透鐵鎧
後來吳國壯士「專諸」將劍藏於烤好的魚腹中,在獻魚時用以刺殺吳王僚
玉劍
第一次親眼見到玉劍
整把劍由玉石雕鑄而成,劍柄上是雙龍圖騰
連弩
最早出自戰國時代,在西漢時代連弩已用於實戰
三國時期諸葛亮大幅改進連弩設計,一次能連續發射十支箭
所以後人稱為諸葛連弩或諸葛弩
十八般兵器
最早出現在南宋華岳寫的「翠微北征錄」
由於涉及兵器種類已遠超十八這一數量
一般認為十八般兵器是對舊時兵器的一種概括
短錘
南瓜錘
雙斧
貨真價實沉甸甸的大斧頭
爪鉤半月鏟
外型很奇妙的兵器
除了刀劍、兵器外
博物館內還收藏中國古代文物
數量多到有專屬的展區
鎖子甲
古代防彈衣,用來防禦近身刀劍攻擊
木作盾牌
戰鬥頭盔
日常生活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