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內埔老街
開放時間:全天候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陽濟路與東成路一帶
門票:免費參觀
內埔老街入口就在天后宮對面的停車場上
貼心的導覽地圖
詳細標註老街上看點
個人先行用手機拍下來,作為沿途找尋古厝的地圖
老街舊名稱為陽濟院,意為羊聚集之地
早在清康熙年代
老街這一帶就已經是內埔的經濟和交通重心
角落上的小巷口
就是內埔老街的入口了
直走約一百公尺不到,就能看到第一棟黎家古厝
黎家古厝興建於民國三十八年
和對面的鍾家古厝被合稱為雙胞胎古厝
牆面使用了大面積洗石子
沉穩又低調的灰色風格
直到現今維護良好,外頭還有一道小護牆
黎家古厝取名 步雲居
意有家族後代能平步青雲的意涵
素雅門面,頗有書香之感
只需要轉個身子
對面就是雙胞胎古厝中的鍾家古厝
鍾家古厝比黎家古厝更早一年建成
相傳是黎家主人 相當喜愛鐘家古厝的建築設計
因此請來同一師傅設計,所以兩棟有古厝頗多相似
源順堂
是一棟傳統閩式古宅
建築看起來歷史悠久
一不注意很容易錯過的文魁劉家古厝
隱藏在文魁麵店後方
劉家古厝格局為單進左右護龍的三合院
最大的賣點就是正門上掛了文魁匾額
所以又稱為文魁劉家古厝
古宅為清朝舉人李向榮女婿劉超文所建
便以文魁作為劉家堂號
也象徵著對劉家子孫們的諄諄教誨
劉家古宅現在還有後代居住中
屋況還保持不錯
百年元興鐵店
如今已傳至第三代的傳統打鐵店
其古厝建築保持很棒
老街路口上景點指標
順源酒廠隱藏在小巷弄中
路口上有指標
也是進入順源酒廠唯一道路
感覺就是小時候在玩捉迷藏的窄巷子
窄巷子被取名為青花巷
走到底會見到一棟二層樓古厝,它就是源順酒廠
前面經過的順源堂是昔日店面
這裡就是當時的釀酒工廠也是家族住所
雖然大門深鎖,只能從外窺看
古厝樣式相當特別
就像是大陸尋奇中的建築
位在老街角落上的東望樓
取自東望大武山之意
雖然門面有修改過,但還是能看出原來中國風設計
燕尾屋頂的房子
現在大多要在廟宇才能見到
一般住家相當少見,非常特別
彩繪街在老街上也有一小段
彩繪內容多以客家農村生活為主
在老街上看到許多保留下的老房子
現在還繼續使用
可以想見以前客家農村,老街的風華熱鬧
老街的最後有一間清河大戲院
戲院興建於民國六十年,在當時內埔造成轟動
內埔全盛時期共有三家戲院,除了清河還有內埔戲院和文華戲院
現在僅能從欄杆中想像當時的人水馬龍
搶著進戲院看電影
內埔老街有一種別於台灣各地老街
在假日沒有人聲鼎沸的人潮
是一條值得細細品味的客家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