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7124.jpg


地點:鄭成功文物館

開放時間:9:00 ~ 17:00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門票:免費參觀

 

鄭成功文物館前身為「臺灣史料館」

於日治時期昭和7年 (1932) 創設於安平古堡內

亦是臺灣最早設立之博物館

DSC_7124.jpg

DSC_7125.jpg

在民國53年 (1963年),搬遷至延平郡王祠現址

並興建新展館用以容納日漸增加之館藏

之後正式更名為「鄭成功文物館」

DSC_7127.jpg

DSC_7128.jpg

館內每期有不同類型的文物特展

展覽內容,個人覺得可比擬國家級展覽

而館內特展是免費觀賞

DSC_7133.jpg

來訪時展覽是「點紙成金—古文書與台灣貨幣特展」

展示了台灣從「西班牙、清代、日治、民國時期」所流通貨幣

其中不乏收藏家珍藏的稀有貨幣

DSC_7134.jpg

DSC_7135.jpg

「西班牙銀元」

西班牙銀元單位稱為比索 (Peso)

錢幣上印有西班牙國王頭像及年份,又被稱為「佛頭銀」

DSC_7140.jpg

DSC_7138.jpg

「清代古錢」

其清代十大古錢,是收集了完整一整套清代歷任皇帝統治時期古錢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當代的古錢上都刻有皇帝名稱

DSC_7145.jpg

DSC_7144.jpg

台灣史上最重的貨幣

清代的「伍拾兩大銀」,重量達1850公克

這恐怕真的是要用雙手扛著出門

DSC_7147.jpg

清代「正實收」

是一種買官者繳銀的憑據

在清代選拔官員途徑,一種是科舉取士

另一種途徑是捐納,說白話就是花錢買官做

DSC_7153.jpg

DSC_7154.jpg

DSC_7149.jpg

清代「契約書」

當時如土地買賣契約,地主須至官方登記繳稅後

官方單位「布政使司」會發給證明並蓋上官方鈐印

DSC_7201.jpg

當時的平埔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沒有印章怎麼辦

就以蓋手印來簽訂契約

DSC_7208.jpg

「乙未戰爭時期銀票」

清廷甲午戰爭戰敗後,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

這時台灣居民推舉唐景崧做為總統,抵抗日本人

在這一短暫時期,發行過「正堂忠票」銀票

發行目的是向各商戶借款,用以籌措軍餉

DSC_7156.jpg

DSC_7160.jpg

「日治時期貨幣」

光緒20年 (1984年) 清廷甲午戰爭敗於日本

臺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開始了五十年日本人統治

DSC_7163.jpg

 1899年日本政府在台灣成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

正式發行了台灣貨幣史上

第一張由機器印製的西式鈔票「龍鳳銀劵」

依序發行了壹圓、五圓、五拾圓、拾圓四種面額

DSC_7165.jpg

龍鳳銀劵發行之初,民眾還是習慣使用「銀圓」做為交易貨幣

因為銀圓是有價金屬,而銀劵只是單薄的一張紙

剛開始民眾接受度還不高

DSC_7167.jpg

於昭和年代 (1937年) 所發行的百元劵

當時一般市井小民甚少見過或擁有,被稱為「青仔叢」

臺灣1937年公務員月薪約二十圓,一棟富有人家兩樓家透天厝約三百圓

DSC_7170.jpg

DSC_7171.jpg

臺灣銀行株劵

株券即為現在股票之意

日治時代股票面值有金壹百圓、壹千圓、壹萬圓三種 

金壹百圓、壹千圓的較常見,壹萬圓則罕見、稀少

DSC_7175.jpg

DSC_7180.jpg

DSC_7181.jpg

日治時期昭和十年 (1935年) 生命保險保單

投保金額金壹仟圓

投保於日清生命保險株式會社

DSC_7207.jpg

「民國時期貨幣」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於民國35年 (1946年) 委託了臺灣銀行發行「臺幣兌換劵」

讓民眾以一比一的匯率與日治時代鈔劵做兌換

DSC_7184.jpg

現在被稱為「舊臺幣」鈔劵

正面印有國父孫中山像與臺灣銀行大樓背景

發行了從壹圓、拾圓、五拾圓、壹百圓,到最高「壹萬圓」面額紙鈔

後來因為物價波動關係,與「新臺幣」轉換,舊臺幣」也在民國39年停止流通

DSC_7190.jpg

DSC_7189.jpg

很難想像在當時有一元的紙鈔,也有一萬元面額的紙鈔

DSC_7191.jpg

 特展展出的全是無價的古文物

欣賞過程還能吸收歷史知識

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DSC_7205.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南景點 鄭成功文物館
    全站熱搜

    Y 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